911制品厂麻花白晶晶传统工艺和现代创新的最佳邂逅
在中华传统美食的璀璨星河中,麻花以其酥脆可口、形态别致而独树一帜,而在这片星河中,911制品厂的"白晶晶"麻花正以其独特的魅力闪耀着夺目的光芒,这款麻花不仅传承了百年工艺的精髓,更融入了现代食品科技的创新智慧,成为传统美食现代化转型的典范之作。
百年工艺的现代传承
911制品厂的"白晶晶"麻花源自河北传统麻花制作工艺,据考证,其配方可追溯至清末民初,历经五代匠人的不断完善,与其他麻花不同,"白晶晶"在选料上极为考究,精选北纬38°黄金小麦带的高筋面粉,配以内蒙古草原天然牧场的新鲜牛奶,不使用任何人工添加剂,这种对原料的极致追求,使得成品呈现出天然纯净的乳白色,故得名"白晶晶"。
制作工艺上,"白晶晶"保留了传统"三揉三醒"的古法:面团需经过三次揉制和三次醒发,每次间隔严格控制在一小时十五分钟,这种看似费时的工艺,却能让面粉中的蛋白质充分舒展,形成独特的层次结构,911制品厂技术总监李明表示:"我们测试过,少一次揉制,麻花的酥脆度就会下降15%。"
科技赋能的品质革命
在坚守传统的同时,911制品厂大胆引入现代食品科技,他们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合作,研发出"低温慢炸"专利技术,通过精确控制油温在165-170℃之间,并采用分段式油炸工艺,使得麻花既能保持传统风味,又能将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含量降低至欧盟标准的1/3以下。
更令人称道的是其"微孔膨化技术",通过调整面团中的气泡分布,使麻花内部形成均匀的蜂窝状结构,这种结构不仅让口感更加酥松,还使吸油率降低22%,每100克麻花的热量控制在480大卡以内,远低于同类产品。
匠心独运的风味密码
"白晶晶"的风味密码在于其独特的调味体系,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甜咸麻花,它创新性地融入了云南野生蜂蜜和喜马拉雅玫瑰盐,形成"前调清甜、中调酥香、尾调回甘"的立体味觉体验,这种风味组合已获得国家风味专利认证。
包装设计同样别具匠心,采用食品级镀铝膜复合包装,配合氮气保鲜技术,使保质期延长至180天而不损失口感,市场部经理王芳介绍:"我们做过测试,开袋72小时后,'白晶晶'的酥脆度仍能保持新品92%的水平。"
文化内涵与市场反响
"白晶晶"的成功不仅在于产品本身,更在于其承载的文化内涵,911制品厂巧妙地将麻花这一传统食品与当代健康饮食理念相结合,每包麻花都附有"非遗小课堂"卡片,介绍中国传统面点文化,这种"美食+文化"的营销模式赢得了年轻消费者的青睐。
市场数据印证了它的成功:上市18个月,销售额突破1.2亿元,复购率达43%,成为天猫传统零食类目TOP3单品,更令人惊喜的是,有27%的消费者将其作为伴手礼赠送国际友人,让中国传统美食走向世界。
911制品厂的"白晶晶"麻花证明,传统与创新并非对立面,正如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马勇评价:"'白晶晶'的成功在于既做足了传统的'守艺人',又当好了创新的'破局者'。"在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,911制品厂用慢工艺做出了快发展,用老传统闯出了新天地,这或许正是中国传统食品企业转型升级的最佳注解——尊重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,拥抱创新而不迷失于创新。